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革命军人阎金乾等三人的婚姻问题的处理意见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2:43:48   浏览:853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革命军人阎金乾等三人的婚姻问题的处理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革命军人阎金乾等三人的婚姻问题的处理意见

1953年8月25日,最高法院办公厅

沙河县人民法院:
你院1953年6月15日和18日致军委总政治部三函已由军委总政治部提出意见:“用例稿填写”,“整批处理”将会引起不良后果,转请我院处理。
关于你县革命军人阎金乾、李进臣、张忠的等三同志久无音讯,他们的妻子要求判决离婚问题,你院应遵照中央内务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与军委总政治部1953年6月15日《关于多年无音讯之现役革命军人家属待遇及婚姻问题处理办法》认真调查处理。
今后如再调查革命军人下落和征询军事机关意见时,务须一个一个认真办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实施办法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


关于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实施办法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告2009年第20号 




  为维护我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秩序,保护公平竞争,保障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航运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以下简称《国际海运条例》)第20条规定,实施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备案。现将实施办法公告如下:
  一、基本原则
  国际集装箱班轮运价属于市场调节价,由班轮经营者自主制定。班轮经营者应遵循依法经营、诚实信用的原则,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根据运输经营成本和航运市场供求状况,以正常、合理的运价提供运输服务,禁止以“零运价”、“负运价”方式承揽货物。
  二、备案义务人
  持有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国际班轮运输经营资格登记证》并经营集装箱船舶运输业务的经营者为运价备案义务人。
  三、备案范围
  备案的运价包括公布运价和协议运价。
  运价备案义务人应报备中国港口至外国基本港的出口集装箱货物海运运价(Ocean Freight)幅度,即对外报价的上限和下限。备案的运价幅度应正常、合理。实际执行的运价超出备案公布运价幅度的,按照协议运价的方式报备,协议运价生效时间为受理备案之时起满24小时。
  基本港是指在交通运输部确定公布的范围内,各班轮经营者经营船舶(含租用舱位、共享舱位的船舶)直接挂靠的港口。
  班轮经营者根据各自经营的航线,自行确定运价幅度,并应按照上海航运交易所经交通运输部备案同意的格式报备。
  各班轮经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运价幅度,备案的公布运价幅度自受理之日起满30日生效,但本办法生效后首次备案的运价幅度自受理之日起生效。
  四、受理机构
  交通运输部指定上海航运交易所为运价备案受理机构。上海航运交易所应根据本办法制定运价备案操作指南,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上海航运交易所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保守涉及商业秘密的运价备案信息。
  五、监督检查
  各有关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港口航运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本地区国际海运市场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对违反《国际海运条例》的企业,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向交通运输部报告。
  六、处罚措施
  (一)未按规定履行运价备案手续或未执行备案运价的,将依照《国际海运条例》第49条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如班轮经营者备案的运价超出正常、合理的范围,严重偏离同一航线同类规模班轮经营者的平均运价水平,可能对公平竞争造成损害的,交通运输部将依照《国际海运条例》第五章规定实施调查。
  调查期间,被调查人应将每航次的所有有关运输单证、运费发票、服务合同文本、会计账簿等有关资料如实提供给调查机关,不得拒绝调查或隐匿真实情况、谎报情况。对拒绝调查或不如实提供调查资料的,依照《国际海运条例》第53条规定,责令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经调查,班轮经营者对公平竞争造成损害的,依照《国际海运条例》第40条规定,将采取限制其航班数量、中止运价本或者暂停受理运价备案等限制性、禁止性措施。
  七、生效日期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5日起生效,生效后过渡期为45天。1996年原交通部发布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运价报备制度实施办法》(交水发[1996]880号)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

二〇〇九年六月九日






文档附件:

1.
运价备案各航线基本港.xls

http://www.moc.gov.cn/zizhan/siju/shuiyunsi/hangyunguanli/guojihangyun/guanliwenjian/200906/P020090626491694167292.xls

郑州市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政府令第28号

《郑州市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业经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市人民政府第二十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施行。             

市 长 张世英


一九九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郑州市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道路货物运输管理,保护合法经营,维护良好的运输秩序,提高道路货物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河南省公路运输管理条例(试行)》,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道路货物运输包括货物运输和搬运装卸、运输服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道路货物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道路货物运输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国营和集体运输企业为主体,适度发展和个体运输业,保护合法、公平、正当竞争。
第四条 市交通局是本市道路货物运输的行政主管部门。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同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货物运输的管理工作。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公安、劳动人事、物价、税务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的职责协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做好道路货物运输管理工作。

第二章 开业和歇业管理

第五条 申请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持单位、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证明向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查符合条件,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发给经营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给予答复。
第六条 申请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经营范围和经营项目;
(二)有与经营内容相适应的技术合格的运输工具;
(三)有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资金和场地;
(四)有与经营内容相适应并具有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从业人员。
第七条 经营许可证的审批权限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市属以上(含市属)企业、事业单位,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县(市)、区属及其以下企业、事业单位及体运输户,由所在地的县(市)、区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八条 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经批准领取经营许可证后,分别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手续。
第九条 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后开业的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道路运输证,一车一证,随车携带。
第十条 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或个人停业,应到所在地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报停手续,交回道路运输证。
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或个人歇业,应当提前一个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歇业申请,经批准后,交销经营许可证和道路运输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办理歇业手续。
第十一条 机动车辆临时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按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权限,经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领取临时道路运输证,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税务部门办理临时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手续。
临时道路运输证有效期为三个月,期满需要继续营运的,应当续办手续。
第十二条 外地车辆在本市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应当报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审批。未经批准不得在本市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

第三章 货源及运力管理

第十三条 道路运输货源管理,实行计划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力。
禁止搞地区或部门封锁、垄断货源、欺行霸市、抢装强运。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防汛、抢险救灾、战备和其他需要紧急运输的物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指令性运输计划,道路货物运输单位应当服从调度与指挥,保证完成运输任务。
第十五条 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物资和车站、货场的集散物资的运输,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协调、指导承托双方实行合同运输或招标运输。
第十六条 除指令性运输计划外,其他货物运输实行市场调节,由托运人择优托运。
第十七条 交通专业运输企业是社会公用运输力量,为各行业服务,主要承担指令性运输计划物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物资和车站、货场集散物资的运输。企业、事业单位的车辆,主要承担本单位的物资运输,运力有余的,按本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后,可以参加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
第十八条 道路货物运输应当签订书面运输合同,承托双方应严格履行合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运输合同的监督检查,维护承托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九条 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规定向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统计资料。
第二十条 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货物运输的实际需要,有计划地发展汽车运输业。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车辆的发展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按年度编制计划,实行计划额度管理。积极发展零担货运、集装箱运输和大吨位车辆,调整运输车辆结构。
第二十一条 禁止已鉴定为报废的机动车辆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
第二十二条 禁止人力车、畜力车、三轮车、残疾人专用车在市区道路上从事营业性货物运输。其他车辆在市区道路从事营业性货物运输应遵守限时、限线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在道路货物运输活动中,禁止支付或索取佣金、运输回扣费和变相的索贿、受贿行为。 第二十四条 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应当办理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四章 搬运装卸管理

第二十五条 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搬运装卸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承揽搬运装卸业务。
搬运装卸应当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搬运装卸质量,禁止野蛮装卸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 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搬运装卸任务,搬运装卸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安排,优先搬运装卸,保证按时按质完成。
第二十七条 搬运装卸单位挪用搬运装卸人员应当按劳动力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章 运输服务业管理

第二十八条 允许国营、集体单位和个人经营为道路货物运输服务的客货联运、货运委托、信息服务、货物包装、仓储理货、存车、货运交易市场等运输服务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将其纳入运输服务行业管理,并保护其正当经营活动。
第二十九条 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规划和产业布局的要求,统筹安排、合理规划运输服务业的布局、健全、完善道路货物运输服务体系,引导分散的、单一功能的运输服务经营单位向规模经营方向发展。
第三十条 开办货运交易市场应固定的场地,并报市或所在地的县(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批准。禁止占用道路设置货运交易市场。
第三十一条 道路货物运输有配载条件的,应当实行配载运输。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运输单位或个人提供货源信息,为提高配载运输率服务。
为货物运输提供配载货源的,可以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货源配载服务费。

第六章 价格及单证管理

第三十二条 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制定的价格和服务费标准收费。
禁止哄抬运价、变相涨价或压价等价格违法行为。
第三十三条 从事营业性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交纳交通规费。
第三十四条 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使用交通部门统一制发的行车道路,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道路货物运输结算专用票证。对不使用道路货物运输结算专用票证的,单位不予报销,银行不予划拨。
禁止倒卖、伪造、非法印制道路货物运输结算专用票证。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加强对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营运行为的监督检查,纠正、制止各种违法营运活动。但不得在道路上设站检查。
第三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执行检查公务时,应当佩戴统一标志,出示检查证件。
第三十七条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必须秉公执法,禁止以权谋私、受贿索贿、滥用职权、随意扣车。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违章行为,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交通部发布的《道路运输违章处罚规定(试行)》进行处罚。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触犯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市交通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